误区一:美白牙膏让你拥有黑人般的白牙
淡黄才是牙本色。美白牙膏是指包含了一些美白成分的牙膏。这里的美白其实更多的是指“亮白”,看字面意思就知道,“亮”是指提升牙齿的光泽感, “白”是指改善牙齿的颜色。那么,美白牙膏到底能不能做到呢?正常健康的牙齿颜色本就是淡黄色,是釉质透出的牙本质的颜色。虽然遗传性疾病、环境因素、传染性疾病等会影响牙齿的颜色,但如果要让牙齿颜色达到电视广告展示的雪白的程度,只使用家庭美白产品比如家用美白牙贴之类的基本没有可能,作用时间只有几分钟的牙膏就更不可能了。
而关于“黑人般的白牙”,这个问题其实很有意思,没有找到有力的比色证据说明黑人的牙齿更白。而就我见过的黑人而言,抛开肤色的反差,其牙齿的比色色号跟普通中国人并没有差距。所以“黑人般的白牙”并不是一个合理的标准,也就谈不上是不是能够满足了,否则把自己晒到黑得发亮也可以算是拥有”黑人般的白牙“的一个办法了。
误区二:牙膏不沾水直接刷才是正确的刷牙方法
这个谣言其实在微博上已经传了很久了,实际上除了某些特殊的牙膏比如含有抗过敏成分的牙膏因为遇水后活性成分会快速释放而建议干刷以外,牙膏沾不沾水对于刷牙的效果并没有直接的影响。刷牙的主要目的是清洁,达到这个目的主要是通过牙刷和牙膏里面的摩擦剂在牙齿表面的摩擦来实现;另外还有一些表面活性剂和起泡剂起一个辅助清洁的作用,这些成分一般是需要溶于水才能够发挥作用。不过,口腔本身是一个湿润的环境,成人唾液腺每天分泌唾液可以高达1.5升(你可以选择不相信,但你每天吞下这么多的口水是事实…)。刷牙的时候因为牙刷和牙膏的刺激,唾液腺会更努力地分泌唾液,所以不管牙膏沾水还是不沾水,刷牙的时候都是在湿润环境中进行的。
误区三:饭后马上刷牙
很多人都喜欢吃酸的东西,而且很多日常生活中被认为是既美味又有利于健康的食品比如水果、葡萄酒和具有美容效果的西洋醋都富含酸。其实酸本身对我们来说是很重要的一个存在,但它似乎会影响我们牙齿的洁白。我们的牙体组织是由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这三种钙化的硬组织和牙髓软组织组成的。牙釉质位于牙冠表面,呈乳白色,有光泽,主要由磷酸钙及碳酸钙组成,是人体最硬的组织。当饮料和食物中的酸一和牙齿一接触,牙釉质中的钙化组织成分就会变得松弛。这种情况下如果使劲刷牙或者咬食很硬的东西,牙釉质就会磨损,牙齿也会慢慢变薄。如何一直坚持饭后立即刷牙,时间一长,牙釉质会逐渐被磨掉,露出黄颜色的牙本质。所以说饭后立即刷牙不仅达不到保护牙齿的目的,还会使你洁白的牙齿变黄,更严重的是磨掉的牙釉质是不会恢复的。
误区四:用牙线/牙缝刷会让牙缝变大
牙线和牙缝刷,是用来清理牙缝之间的,两者不存在替代性,应该共同使用,按照国际一般做法,30岁以后的人,都应该视情况而使用牙缝刷,而牙线就更应该普及了,从孩子两岁半到三岁开始,教导孩子使用,这样可以有效预防蛀牙和牙周问题。很多人会觉得,我的牙没缝,用牙线生生的把缝勒出来了,这个观点是非常错误的,因为咱们人的牙齿,相互之间虽然挨着很近,但是也会有一道缝,用来彼此分开,这就跟好的跟一个人一样的俩人,彼此之间也会有一点私人空间一样,牙线和牙缝刷的作用就是用来清洁这个里面的,而且只要不是使用暴力,根本不会伤及牙龈,同时想让牙齿缝变大,那个力量可不是一根细细的牙线所能做到的。
误区五:不把牙疼、牙齿出血、牙龈肿痛当一回事,拒绝看医生
比起一些发达国家,中国牙医的操作技术已经是相对不错的,毕竟实践地多嘛。而最最缺乏的绝对是口腔健康的普及程度。尤其是老一辈的,比如我爹妈,牙龈红肿、出血全当上火,吃一点黄连上清片就完事了。牙齿松动也权当是年纪上涨。头疼发烧会去看病,但牙疼绝对不当一回事。其实牙龈出血这个问题不容小窥,它是牙周疾病的早期症状之一,很有可能是牙周炎。时间久了就会造成牙龈萎缩,这才是造成“黑三角”、牙齿松动最根本的原因!!而且牙龈萎缩是不可逆的!有口腔问题建议及早看医生,做牙周治疗,洗牙或者龈下刮治撒的。自认为牙齿挺好的也建议每年定期去洗牙、看牙医。
误区六:小朋友迟早要换牙,蛀了也没事
很多小宝宝一刷牙就哭,家长看着也心疼,就不让他们刷牙,满口烂牙还不当一回事觉得反正要换牙。我当年的悲剧也是由于爹妈的这种思想。先不提牙口不好对食物的咀嚼程度降低,会影响食物的吸收,对肠胃没有好处。再者,牙周不健康会影响牙槽骨的吸收,你的“土壤”都出毛病了,你觉得生长在其上面的“农作物”不会受到影响吗?!
本次先暂时分享到这里 ,希望大家能记得小哲总结的这6条关于牙齿的小知识。愿我们的牙齿坚固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