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门诊如何提高病人的期望值

2017-02-27 0

 2016年已经开始,好不容易过年这几天休息,整理了一下15年的心得体会,想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现在口腔门诊很多医生技术很好,做出来的治疗,修复,正畸也堪称完美。但有的时候感觉和病人的期望值达不到一至。

 

口腔行业一直被大家单纯的定义为医疗行业,服务的一直是技术。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的形势下,口腔行业应该有更深的定义。很多人来到口腔门诊治疗不只是单纯的口腔问题,更多的还有因为口腔问题带来的心里上的负担!口腔行业也应该定义的(医疗服务行业)更加准确。

医疗:主要靠我们过硬的医疗技术(解决病人口腔问题)。

服务:主要看医生的态度和沟通技巧(解决患者心里上的负担)。

 

医疗技术:

谈起医疗技术,现在的医患矛盾真实存在着,患者的期望肯定是疼痛轻,疗程短,花费少。而现在口腔门诊都是一对一的医患服务,医生技术差别很大,病人处理时存在很多的痛苦,特别是不方便就诊的患者,更尖锐的问题就是费用问题。如果医生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给患者提供两种及以上的方案,一种经济行的,一种比较好的供患者选择,根据患者的经历能力去推荐,不能仅只追求利益最大话,一味的利益最大化有些患者当时勉强接受,可经济带来负担这样后面会产生心里负担,很容易流失患者。

 

医疗服务:

医疗服务应该是包括医生的态度和沟通技巧。

态度:作为一名口腔医生,责任就是为病人解决痛苦,必须对患者同情和尊重,这是口腔医生的义务和责任所在,当病人来到门诊,身心处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本身存在很大的恐惧中,如果医生在没有和病人完全沟通的情况下直接治疗的话,病人的配合程度会下降,会加大过激和紧张的情绪,从而导致配合度下降,达不到预期的治疗效果。不应该单纯的把病人当病人来看待,应该像朋友或者家人一样,用最通俗的语言和病人交流,用最专业的知识和病人讲解,让病人了解后,对我们医生有基本的信任后在开始治疗,这样配合度会增加,会大大的提高我们的治疗效果。

 

服务技巧:

 

1.病人在就诊之前对口腔门诊还有医生并不了解,病人会从医生的衣服,姿势和面部表情来观察一个医生后自我判断,这就是首因效应,作为一名医生一定要注意个人的体态,姿势, 谈吐,穿着。

 

2.真诚的微笑是沟通的桥梁,消除一切障碍的良方。当病人来就诊时,如果微笑的接待上去的话一定会给病人带来好感,拉进医患之间的距离。

 

3.善于倾听,由于工作和习惯的原因,很多大夫一接到病人就急于给病人制定治疗方案,不太了解病人的期望值在那,从而流逝病人。只有很好的倾听,了解了对方的期望值在那,激起并了解对方的需求,才能更高的说出自己的方案,达到或高于病人的期望值。

 

4.善于观察,制定治疗方案时,绝对不能自己一个劲的说,一定要观察病人的面部表情,看着病人的表情变化。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声音是一面镜子。看着病人的眼睛是对病人的尊重,听声音是看病人心里的变化。如果病人能接受治疗方案的话眼睛是不转圈的语言是平稳的。这种情况下可认为病人能接受治疗方案。如果方案高于病人的接受值的话,病人的眼睛会像右上转45度,声掉变低,语速变慢。这个时候方案可能已经超出了病人的接受值!要注意这个方案的可行!

 

5.进入价格战时一定要很注意,一引入权威效应,用专业知识,产品区别,过人之处,引导对方的态度和行为,正面强化治疗方案,争强对方对方案的好感,如果还不行,就先告诉对方很难办,激情她的挑战欲望,等一会在给她适当的折扣,谈好治疗方案!

 

6.幽默,幽默是一种润滑剂,他能有效的缓解医生和病人之间的紧张情绪。比如:如果一个牙髓炎患者要求打麻药,但是有些患者麻药效果不好,这里就会产生很多麻烦,病人不相信,医生抄作麻烦,病人问你你怎么说?你可以这样讲,根据医学角度来讲,麻药效果不好的人一般都是脑上皮丘比较厚,脑上皮丘厚的人一般都聪明,你是做什么工作的啊……巧妙的转移话题,聊一会在处理!

 

7.自我嘲笑,如何运用自我嘲笑来缓解病人压力,如果病人很紧张做完了一相她自己很害怕的治疗,你可以说医生自己做的时候也需要很大的勇气,你真厉害。贬低自己让他们内心膨胀满足他们的心里。一定要学会夸自己的病人!

 

卡耐基先生说过:人与人的相处能否成功,全看你能不能以同情的心理去体谅和接受他人的观点。以同情的心里站在对方的立场去看待问题,体谅他人的想法就是换位思考。当医生具备过硬的医疗技术,优质的服务态度和技巧,那么工作结果肯定高于患者的期望值,达到物超所值,病人相信医生,也会不断的介绍他们的亲戚朋友来就诊,达到双赢的目的,实现牙医的价值!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