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预防宣传知识

2014-05-20 0

一、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
    二、手足口病临床表现有哪些?

1、急性起病,发热;

2、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米粒大小,疼痛明显;

3、手掌或脚掌部出现米粒大小疱疹,臀部或膝盖偶可受累。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

4、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等症状。

三、手足口病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受感后可获得免疫力,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主要5岁一下儿童为主。

四、手足口病的传染途径有哪些?
    1、人群密切接触传播。通过污染的手、毛巾等物品。 

2、患者喉咙分泌物(飞沫)传播。

3、饮用污染的水和食物。

五、个人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4、手足口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