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病毒-加强自我防范

2020-10-30 0

      现在还不是摘口罩的时候哦。现在国内外情况悬殊,中国由于采取了非常果断的措施,现在已步入疫情第二阶段,而其他一些主要国家还处在大暴发的第一阶段,且仍在向上攀升。这意味着人传人的几率非常高,确诊病例增加非常快。戴口罩仍是很重要的自我防护手段,现在就提出不戴为时过早。


一、认识病毒

  1. 病毒的形态:

未标题-1.jpg

 病毒有包膜,颗粒呈圆形或椭圆形,经常为多形性,直径50-200m。

2.病毒的抵抗力如何?

      病毒对热敏感,56℃30分钟、乙醚、75%酒精、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


二、传播风险

1.病毒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主要传播方式是经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包括手污染导致的自我接种)以及不通大小的呼吸道气溶胶近距离传播。

2.jpg

2.哪些人容易感染这种病毒?

      人群普遍易感。肺炎在免疫功能低下和免疫功能正常人群均可发生,与接触病毒的量有一定关系。如果一次接触大量病毒,即使免疫功能正常,也可能患病。对于免疫功能较差的人群,例如老年人、孕产妇或存在肝肾功能障碍人群,病情进展相对更快,严重程度更高。


三、肺炎的早期症状有哪些?如何识别和判断?

一般症状:

发热、乏力、干咳、逐渐出现呼吸困难,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

严重者: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凝血功能障碍多数患者为中轻症,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四、个人卫生防护

1、如何保护自己远离新型病毒传染?

A、病.毒以飞沫传播为主,正确佩戴医用外科口罩;

B、打喷嚏或者咳嗽时不要用手直接遮挡;

C、正确、及时洗手;

D、提高免疫力,尽量少去人多且封闭的场所。加强锻炼规律作息,提高自身免疫力是避免被感染的最重要手段。

2、正确洗手的方法

3.jpg

五、卫生要求

1、怎样预防病毒感染?

A、增强卫生健康意识,适量运动、早睡早起、不熬夜可提高自身免疫力;

B、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掩住口鼻,经常彻底洗手,不用脏手触摸眼睛、鼻或口;

C、居室多通风换气并保持整洁卫生;

D、尽可能避免与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如发热、咳嗽或打喷嚏等)的人密切接触;

E、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和空间密闭的场所,如必须去佩戴口罩;

G、坚持安全的饮食习惯,食用肉类和蛋类要煮熟、煮透;

H、密切关注发热、咳嗽等症状,出现此类症状一定要及时就近就医。

2.公共场所怎样预防病毒感染?

      保持工作场所室内不断的通风换气;不要随地吐痰,可以先吐在纸张上,在方便时再把它扔进封闭式垃圾箱内,在自己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将口鼻完全遮住,并将用过的纸巾立刻扔进封闭式垃圾箱内,防止病菌传播;保持个人卫生,要勤洗手;传染病流行季节应尽量避免各类聚会。


六、传染病相关知识

天气寒冷,长时间门窗关闭,请问家庭如何通风?

       天气寒冷时,家里门窗长时间关闭,加之人员的活动、烹饪等行为,均会导致室内环境污染浓度逐渐增高,因此,应适当开窗通风换气。

       目前,国内外对通风换气没有明文的规定,因此建议通风换气宜根据室内、室外环境情况而定。户外空气质量较好时:早中晚均可通风,每次时间在15-30分钟;户外空气质量较差时,通风换气频次和时间应适当减少。

4.jpg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