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家长对孩子的某些不良习惯并不在意,也没有意识到这些习惯直接影响到儿童牙列及颌骨生理功能的改变。
1.吮指吮物习惯
大多数婴儿在3-4个月左右开始有吮指的动作,一般在2岁以后逐渐消失,这种动作持续下去,就属于不良习惯,会造成上下牙的局部小开牙合、上前牙前突、开唇露齿。
2.咬口唇习惯
儿童由于情绪不好、易怒或模仿别人,一般在6-15岁左右,常出现咬口唇的习惯。咬下唇习惯的儿童容易出现下前牙拥挤、上前牙出现牙间隙、颜面开唇露齿、上前牙前突、下颌后缩等情况。咬上唇习惯的儿童则易出现前牙反牙合、下颌前突。
3.吐舌、舔舌、伸舌习惯
容易造成儿童前牙向唇侧倾斜,出现间隙,使前牙开牙合及上颌前突畸形。
4.偏侧咀嚼习惯
该习惯多发生在乳牙后期阶段。由于一侧牙缺失或龋病而影响咀嚼,习惯用另一侧咀嚼,形成颜面左右发育不对称。
5.咬物习惯
多发生在学龄儿童,包括咬铅笔、咬三角板、啃指甲,也有的咬衣角、袖口等习惯,会造成局部小开牙合。
为了孩子获得颜面部及牙齿的正常生长发育,保持应有的美观容貌,家长应多关注和帮助孩子,防止和改正儿童的不良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