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妇幼保健院口腔科举办免费涂氟活动,没想到,20个孩子中,仅有一个孩子没有发生蛀牙。
“有个孩子26颗牙齿,蛀了三分之一。四颗门牙,都只剩下一半。”医生说,通过交流后发现,虽然大多数家长都意识到要保护孩子的牙齿,但多数家长不懂正确护齿方法,孩子发生龋齿后也没有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20个孩子只有一个没蛀牙
“孩子喜欢喝牛奶,刷了牙也没能预防他龋齿,实在头大。”对于儿子的蛀牙,家长表示很无奈。
在医生检查过程中,我们观察发现,有的孩子满口的牙齿蛀了三分之一,有的孩子四颗门牙只剩下一半,而有的孩子大牙蛀了好几个大洞,家长丝毫没有发现。20个参加体检的孩子,仅有1个孩子牙齿保护得很好,没有发生蛀牙。
带着4岁的儿子赶来的林女士说,她很少检查孩子的口腔,早上也会让孩子刷牙,但孩子都不主动,也就没有强迫。而孩子睡前还在喝牛奶,且基本上都是含着奶瓶睡觉,她对孩子的牙齿清洁和保护基本放弃了。最近一个月,她注意到儿子有一颗门牙缺了一块,相邻的门牙也开始变黄。
林女士说,平时自己没听说过儿童牙齿涂氟可以预防龋齿,于是试着带儿子来参加。
简单检查了下林女士儿子的牙齿,主治医生告诉林女士,孩子的牙齿已经开始龋坏,如果不赶紧采取保护措施,很快其他牙齿也会遭殃,此外缺损的牙齿也要尽快修补。而类似林女士这样,平常不注意检查孩子牙齿,导致孩子牙齿发生龋坏的有不少。不少孩子在被检查后,都被通知必须尽快做填充或修复措施。
想孩子不蛀牙要做到四点
怎么预防孩子蛀牙?医生介绍,饮食、口腔卫生、预防措施、检查等多管齐下,才能更到位的保证儿童牙齿的健康。
一是控制饮食。孩子一般都喜欢甜食、软食、粘食、饮料等,这些食物不仅含糖量高,粘性大容易粘在牙齿上。而儿童年龄小,刷牙不如成年人仔细,残留的食物就容易在牙齿表面形成牙菌斑,牙齿更容易龋坏。因此,家长平时要控制糕点、饼干、糖果、碳酸饮料等这些食物的摄入,在吃完这些食物后要辅助彻底清洁牙齿,尤其是牙齿已经龋坏的儿童。
二是刷牙方法要正确。正确的刷牙方法是,6个月后宝宝开始长第一颗乳牙,可用指套刷或纱布沾点温水,擦洗乳牙。2岁半开始教孩子刷牙,3岁后让孩子自己刷牙。对于有自主能力的儿童,要教导其有个正确的刷牙方法,即每个牙面都必须刷到,可以有效地清除牙垢和残留在牙缝的食物;对于没有自主刷牙能力的孩子,父母要帮他刷牙,每次刷牙的时间最好为3分钟以上。
三是把握正确预防龋齿时间。在孩子2岁半左右牙齿长齐后定期选择局部用氟治疗,出现龋齿时及时修补和填充。任何年龄组(包括乳牙和恒牙)牙齿的窝沟、邻面及牙颈部。一颗健康的牙齿就适于使用氟保护漆防龋,通常每半年使用一次,即可达到防龋目的。当孩子已经出现龋齿时,要在最短时间内找牙科医生进行修补和填充,不仅可以保持孩子牙齿功能不被破坏,还能预防龋齿进一步发展。
此外,孩子6岁后,窝沟封闭是最有效预防龋齿的措施。儿童6岁左右在上下左右乳磨牙的后方,各长出一颗恒牙,它就是“六龄牙”,占整个咀嚼效能40%,六龄齿窝沟又多又深,容易残存食物残渣,是最需要进行窝沟封闭的牙齿。十二岁后相继萌出的恒牙后牙,也是需要窝沟封闭的对象,把恒磨牙都进行窝沟封闭,就可以最大程度的保护牙齿,减少龋齿的发生。
四是定期检查牙齿。受家长传统观念影响,孩子发生龋齿或牙痛后,家长才会带孩子看牙医,想要从小保持孩子牙齿健康,最好每三个月带孩子做一次口腔检查。
这三个护牙误区必须要知道
误区一:乳牙早晚要脱落,蛀了不要紧
“乳牙坏了还会长恒牙”“坏几个牙齿照样吃东西”等说法常被父母认为是正常生理现象。但事实上,孩子的乳牙从6岁左右开始替换,要到12岁左右才换完。而这个过程中,如果对乳牙出现龋齿置之不理,会引发牙列不齐,影响恒牙的发育。例如乳牙龋齿可发展成为乳牙根尖周炎,会波及到在牙根端的后继恒牙牙胚,致其牙釉质发育不全。此外,龋病可导致乳牙牙冠长度缩短或被过早拔除,致使其两侧相邻牙向此间隙移位,使后继恒牙萌出因间隙不足造成位置异常,还影响恒牙萌出的顺序和位置,造成牙齿排列不齐,影响一生的美观。牙齿龋病的缘故长期用一侧牙齿咀嚼,久而久之便造成面部发育不对称,造成颌面部轻重不等的畸形。
误区二:牙齿已经蛀了,再做补救措施于事无补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牙齿已经蛀了一大半,尤其是门牙,也没有什么太大必要补救,就任其发展,实为错误认识。无论是门牙还是大牙,一旦发生龋坏,都要马上进行补牙或填充,一方面可以保证牙齿功能不被破坏,一方面可以防止牙齿进一步龋坏,最短时间内补救最有效。
误区三:乳牙蛀了,未脱落要拔掉
生长在口腔中的牙齿不能随便拔出。因为牙齿的完整不仅能维持牙根长度,还有诱导恒磨牙长出来的作用。另外,牙齿的数量被破坏了,也会影响儿童的咀嚼功能,造成生长发育不良。蛀牙要不要拔,专家说,当出现龋齿的深度比较浅,炎症不会太严重,可以先选择填充;如果龋齿深,暴露牙根,并且引起牙根炎症严重,才可选择拔除龋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