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国务院举行国家公祭仪式,祭奠78年前在这座城市死难的同胞
昨日上午,古城南京。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2015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建国出席并讲话。阴沉萧索的冬日街头,老老少少的普通市民或着黑衣肃立、或在胸前佩起象征和平的紫金草,再次以国家之名,祭奠78年前在这座城市死难的同胞。
南京之痛也是民族之痛
10时,第二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隆重举行。半降的国旗下,镌刻着遇难者姓名的哭墙,无声地控诉着日本军国主义的累累罪行。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入南京,开始了一场长达40多天灭绝人性的大屠杀,30万同胞生灵涂炭,浩浩长江滚动着鲜红的血浪,人类文明史上留下最黑暗的一页。
10时01分,凄厉的警报再次作为整个国家的背景音划破长空。这一刻,车船止行、行人驻足,公共场所的人们放下手头工作矗立默哀。
从各地赶来,聚集在各个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丛葬地的群众,也纷纷自发组织悼念,寄托哀思。
南京之痛,民族之痛;南京之耻,民族之耻。
去年2月27日,我国立法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今年恰逢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特殊时刻,国人再次为死难者举行公祭,以庄严肃穆的仪式,祭奠78年前惨死在日本侵略者屠刀之下的30万无辜同胞。
国家强盛是最好的告慰
夏淑琴、岑洪桂、阮定东……17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代表和部分抗战老兵参加了国家公祭仪式。他们表示,参加国家公祭,既悲痛又欣慰,为30万冤魂悲痛,为国家公祭欣慰。国家的强盛,就是对死去的亲人和30万亡灵最好的告慰。
来自日本、美国、韩国、加拿大、塞尔维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友好人士应邀前来参加了公祭仪式。日本铭心会访华团团长松冈环表示,隆重而肃穆的公祭仪式让她非常震撼,她为侵华日军犯下的滔天罪行感到愧疚,更由衷敬佩中国人不记仇恨、热切追求和平生活的决心。
在南京下关中山码头附近,被侵华日军残忍杀害的普通民众达万人以上。昨日一早,78岁的冯普庆老人手持白菊,与300多名自发前来的市民一起,在遇难同胞纪念碑前举行公祭活动。警报声响起,老人的眼中再次泛起泪花。她告诉记者,自己的舅舅和很多亲人都死于侵华日军的折磨、暴行。“今天的祭奠不光是公祭,对我来说,也算是一次‘家祭’。和平来之不易,活着的人更要感恩珍惜。”冯普庆说。
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北极阁丛葬地,前来缅怀祭奠的群众来了一拨又一拨。65岁的南京市民云开庆,连同150多位从江苏各地赶来的离退休老人,赶来向大屠杀遇难者献花。
据统计,首个国家公祭日设立以来,已经有1000多万人次走进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观。